鈑金有時也作扳金,這個詞來源于英文platemetal,一般是將一些金屬薄板通過手工或模具沖壓使其產生塑性變形,形成所希望的形狀和尺寸,并可進一步通過焊接或少量的機械加工形成更復雜的零件,比如家庭中常用的煙囪,鐵皮爐,還有汽車外殼都是鈑金件鈑金加工行業的主要原材料為有色金屬合金板及薄鋼材,有色金屬行業及鋼材行業約占行業總成本的40%左右。另外,將原材料加工成鈑金產品則需要鍛壓機械及模具,因此,以上四個行業為鈑金加工行業的上游。
由于鈑金產品的應用領域十分廣泛,其下游幾乎包括所有的制造業,主要為通訊電子行業、汽車制造業、摩托車制造業、航空航天業、儀器儀表行業、家電行業等。一般來說,各種機電產品的金屬成形零部件等大部分都采用鈑金工藝生產,其中,沖壓工藝適合大批量生產,而數控鈑金工藝則適合進行精密生產。
行業技術環境分析
雖然我國鈑金加工行業已走向世界,并在世界眾多客戶中占有一定的市場份額,但技術水平上與發達國家相關企業比較還有一定的差距,關鍵差距在于技術服務能力相偏弱,不能充分、及時滿足客戶需求。隨著行業國際化程度不斷增強,行業內企業已逐漸意識到差距所在,逐步建立了完整的制造服務系統,這部分企業在技術水平上與發達國家相關企業比較差距已明顯的降低。行業的技術具體包括兩個方面:制造技術和服務技術。
鈑金加工行業提供的產品具有多品種、多批次、小批量、非標準性的特征及高精度的特點,因此在制造過程中需具有柔性生產的能力、工藝流程設計能力及精密加工制造能力。
鈑金加工行業發展情況分析
隨著中國制造業的崛起,中國鈑金及制作行業得以迅速發展。目前全行業擁有超過3萬企業(車間),200萬從業人員,年生產鈑金件約4200萬噸,銷售總額在6000億元左右,目前我國鈑金加工行業的年增長速度還保持在11-15%之間。但是從總體上講,鈑金加工行業起步較晚,行業規模普遍較小,生產技術人員匱乏,很難形成企業核心競爭力,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尚不具備與國際跨國公司競爭的實力。2013年,行業銷售規模增長率估計接近7000億元。